——2025年 “走出大山 筑梦科技” 乡村振兴科普教育研学活动在广州顺利开展
7月12日至14日,2025年 “走出大山 筑梦科技” 乡村振兴科普教育研学活动在广州顺利开展。约40名来自梅州市蕉岭县桂岭学校和蕉岭广福学校的师生走出大山、走进广州,触摸城市生长的脉络,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
此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主办,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承办,梅州市蕉岭县教育局、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人民政府、梅州市蕉岭县桂岭学校、梅州市蕉岭县广福学校协办。
自 2021 年对口帮扶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起,广州市科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连续 4 年打造 “走出大山” 科普研学品牌活动,落实 “百千万工程” 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促进科学普及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机结合。
解锁科学密码 播下创新种子
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科学探索之旅。在《从一到无穷∞:数学的进化》展厅,从基础的数字和运算,到复杂的几何结构和无穷概念再到微积分,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的奇妙与乐趣,探索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日,由广州市科协举办的广州科学家故事展开展仪式暨科学家精神报告会活动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举行,同学们共同见证了广州市科协向吴硕贤院士及2025年“广州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颁发“广州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聘书,这让同学们共同感受科学家精神,汲取科学家故事的力量。
最让同学们惊喜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科学家精神报告《文理兼修 拓荒创新》。吴硕贤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分享了如何在科研道路上坚守初心、勇于创新,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注重文理融合,培养创新思维。同学们被吴硕贤院士的故事深深吸引,在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触摸城市脉搏 感受科技魅力
在广州地铁博物馆,为同学们揭开了城市交通的科技面纱。从地铁的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从传统技术到科技创新,同学们通过实物展示、模拟体验等方式,了解地铁背后的复杂系统和先进技术。在模拟驾驶舱,同学们亲身体验地铁驾驶的乐趣,感受科技为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琶洲铭培玩家科普小镇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创新的体验。在这里,同学们参与了人工智能、3D 打印等科普项目,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创新活力。大家积极动手实践,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了一个个有趣的作品,充分体验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乐趣。
研学期间,同学们体验了现代交通广州APM线,感受自动导向轨道系统线路的高效与科技;同学们还登船夜游珠江,在灯火辉煌中,欣赏广州的美丽夜景,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浪漫。
追寻历史记忆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同学们全方位了解广州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通过精美的模型、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广州两千多年的城市变迁,深刻感受到城市发展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同学们穿越历史长河,重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馆内丰富的文物、逼真的场景复原以及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古代广州作为海上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被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也对广州的海洋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研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广州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在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同学们带着“走出大山”的勇气与“筑梦科技”的志向,将广州的创新精神、开放胸怀与人文温度铭记于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以知识为翼,以梦想为引,在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